检查井通病解决方案
1基础施工
检查井的地基必须符合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天然地基上施工时不得扰动原状土,在软弱地基上施工时必须先进行处理,使地基达到设计承载力,以保证检查井施工的质量。待地基整平压实后,先浇筑素混凝土底板,其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15,厚度不小于15cm,宽度大于井身10cm以上为宜,而后方可进行井身施工。在检查井地基整平压实及混凝土底板浇筑过程中,严禁带水作业,若在雨季等雨水不可避免的条件下施工时应在基础以外设置排水沟及集水井,及时排水,保证施工质量。
2检查井井身施工
若条件允许,应优先考虑采用预制混凝土检查井,其能有效减少施工周期,并提供高强度的井身结构,施工时随路基的填筑不断加高直至设计高程;若采用砖砌工艺,砌筑前先将砖充分润湿,砂浆标号不低于M7.5,每层砖的砌筑砂浆应填充饱满,检查井高度以道路基层底部高程为准。若检查井有管道接入,在管道与井身连接处必须将缝隙填充严密,防止漏水、渗水,对于直径大于300mm的管道,须在接口外砌筑砖圈加固,防止渗水。检查井内外壁必须在填筑路基前粉刷1:2防水水泥砂浆,厚度不得小于2cm,对于接缝、管口等位置需要重点处理。严禁先施工管道后砌筑检查井或者先施工检查井再浇筑混凝土底板。
3检查井周边路基回填和压实
对于检查井周边,选择合适的回填材料和压实方法是关键。当每层路基填筑压实后,由检查井周边向外反挖50cm,然后采用粗砂、或直径不大于3厘米的碎石回填并立式冲击夯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5%。
4检查井井圈施工
为了使检查井井盖和井身能够很好的连接共同受力,在井身顶部设置井圈,采用C50钢纤维速凝混凝土浇筑。井圈标高一般与水泥稳定层相同即可。施工时在井口安放一块直径稍大的厚钢板(或其他承重物)盖住井口,当做临时井盖,并做好标记,与水泥稳定层一并摊铺碾压,防止出现压实压实死角。待养护期到后反挖,取出临时钢板井盖,浇筑井。
5检查井井盖安装
井盖安装和沥青路面的摊铺配合完成。一般沥青道路面层分为两层或三层,可利用临时钢板(或其他承重物)覆盖井盖与道路一并摊铺碾压,然后根据井盖大小反挖,再进行井盖安装,安装完成后填充压实周边。为减小因井盖与井座受车辆碾压冲击所产生的噪声,在安装井座时,可将检查井盖的铰接端平行安装在与车辆前进相反的方向。在井盖四周拉四条十字交叉线,找出井盖的纵坡和横坡,使其与路面保持一致,找准后固定,以此为基准调整高程。在上层沥青摊铺前调整好井盖的最终高程,以便一次压实。